|
说起蔚来,很多投资人心里可能都憋着一个问题:十年亏了上千亿,这钱究竟是谁掏的?
. r; H* V* M2 ~+ Q
u/ Z2 a! ~2 y李斌当年信誓旦旦,说200亿造车、十年就能盈利,结果到了蔚来十周年,盈利目标不仅没实现,反而还亏得更厉害。光看最新财报就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连续四个季度亏损超过50亿!对比一下,理想汽车在2023年已经实现全年盈利117亿,蔚来这位“大哥”显得有点尴尬。 , I K3 V% F9 n; z: K9 v7 F
* k: B0 T! w; r/ Z3 P
蔚来2014年成立,李斌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先行者,当时信心满满,甚至比理想和小鹏早两年在美股敲钟上市。当时市值风光无限,一度高达1400亿美元,但如今股价已经跌到只剩4.4美元,市值锐减到不到92亿美元,跌幅高达93%。反观理想和小鹏,美股市值分别还有240亿和120亿美元。
7 A1 B' J% [7 h% O7 U; P
, V7 f9 W+ \. l' F曾经的“老大哥”风光不再,市场开始担心蔚来的未来。 3 [# a7 w. C) x3 V! Q
5 m9 M( A) I" H5 O0 s3 N' `2014年,马斯克的特斯拉进入中国,被很多人称为新能源汽车启蒙者。在他的影响下,李斌、李想、何小鹏纷纷投身造车行业,带动了一波新能源汽车创业潮。从2018年的数据显示,当时国内有487家造车新势力。 " B# Z& Y1 ?" b8 M5 [
% W3 C5 ^, q z: s& c$ S4 R9 Z1 h可几年过去,大浪淘沙后,真正跑出来的只剩“蔚小理”三家,再加上零跑和哪吒。很多品牌,比如威马、奇点、陆地方舟等,要么销声匿迹,要么彻底凉凉。蔚来虽说还活着,但必须承认,日子并不好过。 . B% F+ V* r; p( _) M
% ?1 w I, v* a3 v$ c截至2024年三季度,蔚来累计亏损近千亿。这钱怎么花出去的呢?
; a$ ]# m5 u. G/ e& E0 a1. 巨额投入:李斌当年造车资金不够,用15分钟拉来了刘强东、雷军投资,还得到了合肥市政府的70亿元救命钱。后来,阿布扎比财团又投了22亿美元。
2 J6 B" _$ K2 k; E# d2. 烧钱项目:换电站、手机研发、自研电池、芯片……这些都是吞金巨兽。光换电站一个项目,全国已经建了2714座,每座至少300万元,合计烧掉近百亿。 + O$ r7 L |8 H$ |, l; Q
3. 高额薪酬:2023年研发人员工资接近90亿,人均60-80万,整个员工薪酬支出超百亿。
; P7 F, d) O0 V1 u4. 营销费用:蔚来的研发+销售费用占总收入的47%,而理想只有16%,差距显而易见。 0 @2 j y, v8 g, u4 Y
- r" B: Y# ]! e9 r7 B$ A
李斌原本预计2023年四季度就能盈利,现在却推到了2026年。与此同时,现金流还在不断减少。如果亏损继续下去,这场游戏还能玩多久,成了很多人的疑问。 & x# A$ e- n0 F; Q: C! s9 k; ^
! J# G( S7 ^" q% `/ ?! K* l+ u从股东到投资机构,再到地方政府和全球资本,大家都为蔚来掏了不少钱。未来能否翻身,得看李斌能不能找到方向,把烧钱的项目控住,把亏损的窟窿补上。 & V: f2 M$ e% @4 v# P
3 @5 ~4 k- o/ U0 X" G. H; u
十年过去了,蔚来交了一份不算理想的答卷,但它依然活着,接下来的故事,可能才刚刚开始。
. X! ` ~3 @' } K
, P! c1 N- _. c P3 ]' n5 p4 g- V: H; R
3 w1 j3 z) o4 d3 o$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