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生活节奏可以说是“螺旋加速”,大家习惯了用几分钟看完几个小时的电影,用几百字读完一本名著,一切都讲究“快”和“高效”。但在拼多多最近的动作里,反而透出了一股“慢”的味道,似乎想要和这个快节奏的世界较劲。 3 l# X# f* Z( P( n9 n
- g0 V4 o& v9 W( m11月21日,拼多多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同比涨了44%,达到994亿元;归母净利润也有61%的同比增幅,达到了250亿元。不过,这个季度的净利润环比却下降了22%。拼多多的CEO陈磊直接表态,未来几个季度他们会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路线,目标是让平台、商家和用户都能获得长期回报。这种“慢下来”的节奏显然不是因为拼多多掉队了,而是为了下一步的更大布局。 . W# @9 O% Z R9 Q
5 {/ ]2 _1 Z; `
今年以来,拼多多的动作特别多,“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政策接连上线,目的很明确:一边给商家减负,一边帮助产业带从简单加工向深度加工转型。比如,为了扶持创新型商家,拼多多拿出100亿资源扶持,深入到慈溪小家电、平度假睫毛这些产业带,帮助它们从“白牌”产品升级为品牌化的高附加值商品。 1 _: K1 \+ x3 o, ?+ B
- ~. \* ?& A0 X6 e6 M8 _为了商家和消费者,拼多多还下调了不少费用,比如服务费、保证金等,还在偏远地区免掉了物流中转费,大大降低商家成本。这一系列举措让平台的总成本同比增长了48%,但拼多多觉得“值”,因为这些投入都是为了更长期的价值创造。 - N* u" o) N1 \% O
$ M4 Z( p& k3 e* i# K
财报出来后,拼多多的股价确实有些波动,但很多机构依然看好这家公司的长期发展,包括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等多家机构都给出了“买入”评级,还有机构直接预测拼多多股价能涨到162美元。拼多多管理层也直言,他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短期的竞争和波动不会影响公司长远发展的步伐。
$ Z( w2 U: Y& c- {4 z
9 K# U0 a$ o8 ~. `除了让利和补贴,拼多多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也在持续增长,比如这个季度的研发费用同比增加了10%,达到24亿元。这些投入是为了让平台能更好地服务商家和消费者,同时也能应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
, P2 E6 L0 R0 d2 T8 d' i7 f9 x" j; l1 I6 B; @
回头看,拼多多从2018年崛起时,就以拼单模式快速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还推出了跨境平台Temu,把“Team Up,Price Down”的理念带到海外。如今,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商市场,拼多多选择了“慢”下来,显然不是为了停滞,而是为了稳步前行。 8 W3 v% ^: z: z* q
" F: s, p+ P4 H4 s Q( a3 }这种“慢”,是面对短期利益时的冷静,是抵御外部风浪的底气,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最终都会从这种长期投入中获益。拼多多的这场持久战,值得期待。
r) C) q, i. q, g8 i% y5 I9 \
' {7 }/ r. y! V/ R4 \3 d
" {" g' t; w$ }# r0 T! S5 `! f k. Z8 ^% y7 u& T# c. X# j! l7 J
! |. G, b& @/ W# [6 D- m. m
% r3 I6 |# W9 \7 i ?- \: z: G4 Q- b
- ?' A- I w, {/ ?1 l) f: b4 T( }5 F' b* n0 _- V
7 M# l: b4 n" g; [" S6 \
: I- @0 h& K+ p, ^ f6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