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的一年半中,本地生活的竞争逐渐降温。美团和抖音的竞争放缓,而阿里本地生活集团在自负盈亏的压力下,也迈入了盈利的门槛。根据阿里巴巴最新财报,阿里本地生活集团的调整后息税前利润(EBITA)亏损大幅收窄,从去年同期的19.82亿元减少至3.86亿元,亏损率下降至2.4%。7 J7 U! Y' j& W- @
3 T2 h" a3 z0 D3 a9 L% j! V: e; d$ l6 r
分析师普遍认为,阿里本地生活集团有望在一至两个季度内实现盈利。尤其是下半年传统旺季的到来,可能会推动业绩进一步好转。然而,这种盈利的实现主要依靠“降本增效”策略,导致了本地生活集团营收增速下滑,创下最近六个季度的新低。. A Z) t5 w, A' f$ k- S
, `7 a& e( u4 ~* b1 R目前,阿里本地生活的主要营收来自饿了么和高德。经过三年的摸索,这两大核心业务逐步走向稳定,高德已经实现盈利,而饿了么仍在亏损。虽然饿了么的每单经济效益(UE)已连续九个季度为正,但其整体盈利仍被研发、营销和管理费用拖累。" n" l( [1 i3 A u. D _
& p; Y' X3 T' z8 c* \3 P5 x* w4 H高德作为阿里本地生活的基石,盈利模式相对多元化,但在商业化上步伐较为克制。分析师指出,现阶段阿里本地生活的盈利前景主要取决于高德小幅盈利和饿了么的小幅亏损,并期待在未来的旺季实现扭亏为盈。
C/ A0 \, V! @3 z2 e2 L. j% }; W! n# H4 X/ [
尽管盈利在即,但阿里本地生活集团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小。规模效应对本地生活领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外卖和网约车业务上,订单量的增加直接关系到成本的摊薄和利润的提升。饿了么的日订单量虽接近2000万,但相比美团外卖近6000万的单量,仍有很大的差距。
% P6 x$ E+ h% U3 Y" W }4 f* ]" b1 G, D+ O S
阿里本地生活集团正处于关键节点:一方面,过度追求盈利可能会牺牲增长潜力;另一方面,持续烧钱也不一定能换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在这个规模决定成败的战场上,“小而美”的策略是否能够持久,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6 o7 s, m1 S8 _: I# `5 ^
, @% I; E: f) E* ~. w; J" i
! B4 ] N/ H/ k5 _ U. U% e) }
8 @# i. G' Z* [' v3 R* J |
|